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巴的人文特点与精神传承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1/8/5 来源:白九江 浏览:次 字号:

巴文化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巴人生活的大山大水,塑造了敦厚直率的风土人情;巴人辗转迁徙的曲折历史,造就了忠诚劲勇的品格;巴人多元族群的组成结构,涵养了开放包容的气度。由于具有相似的自然环境、共同的历史和相近的生活习俗,因而巴文化总体上具有“尚勇武”、“崇巫鬼”、“喜歌舞”、“善工商”的特点。下面,拟就这四个方面略述之。

 

一、尚勇武

《华阳国志》用“勇锐”、“劲勇”、“戆勇”、“勇敢”四个词形容巴人尚勇武。其中,“巴师勇锐”是对商代巴人军队说的,“天性劲勇”描述秦至西汉初的賨人的民风,“勇敢能战”则形容板楯七姓,“人多戆勇”则指涪陵郡一带的人,也就是现在渝东南一带。

巴人英勇而善战,多次参加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商末,巴人参与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秦末,刘邦招募賨民推翻秦朝暴政。春秋时期,为捍卫巴国利益,巴人参与了诸侯之间的战争,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巴人至少5次出兵,先后与邓国、申国、楚国、庸国征战。

巴人中的板楯蛮尤其尚武。汉代,板楯蛮两出汉中阻止羌人入侵,后又平“益州之乱”,因屡有战功而“号为神兵”。但板楯也曾“含怨呼天,……愁于赋役,困乎刑酷”,以致多次发动叛乱。后来,汉中央政府“选明能牧守,益其资谷,安便赏募”,叛乱也就自动停歇了。可见,巴人并不好战,其勇武精神主要用于反苛政、反暴政,助力国家统一。

从云阳李家坝遗址和最近发掘的九龙坡冬笋坝墓地看,战国巴文化墓葬中随葬兵器的墓接近一半,与女性和未成年人墓葬区别明显。从兵器位置看,巴人成年男子可能普遍随身携带兵器,有人人尚勇武的习性。

 

历史上,巴以劲卒、良将著称。秦司马错伐巴蜀的理由之一,就是“巴有劲卒”,楚地可得。汉末有名的赤甲军则取自巴东涪陵郡,蜀丞相诸葛亮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巴的名将,战国有巴蔓子将军,西汉有车骑将军冯绲、范三侯范目,汉末有马德信、王子均等建功立事。故《华阳国志》形容巴东郡“人多劲勇,少文学,有将帅才”,巴西郡则具“巴有将,蜀有相”之美誉。巴地出“名将”和“劲卒”长盛不衰,“其人性资直,虽徙他处,风俗不变”,这种精神一直延伸到近现代,成为争取民族进步,维护国家统一的脊梁之一。


二、崇巫鬼 

巫鬼文化为中国传统宗教兴起的先声。巫本是早期社会普遍的原始信仰,但巴文化人群地处的高山大川为先秦时期的人们提供了宗教想象,因而这里的巫更为著名。


巴、楚之交的巫山、巫溪东周已有巫县之名,并诞生了巫咸、巫臷两个早期巫国,其“灵山十巫”和“开明东六巫”传说奇特。夏代,夏启派孟涂“司神于巴”,以衣有血而行“巫讼”。先秦时期的廪君巴人“俱事鬼神”。巴国西南境的僰道县“民失在征巫,好鬼妖。”巴文化神话中,多充满巫术色彩。如廪君五姓巴人执剑石穴、盐神变虫、死化白虎等。巴人崇巫鬼的另一个体现是好占卜。考古工作者在14处遗址、墓葬中发现有巴文化卜骨。长阳香炉石遗址还出土有商周时期的“巫”字符号。由此可见,巫鬼文化是巴文化人群的重要精神底色。

 

由巫鬼而巫道。中国本土道教,其起源经历了由道家结合巫鬼信仰到早期道教的历史进程。战国末期,巴賨人著《鹖冠子》一书,首开巴渝道家理论先河。《北史》说“巴俗事道,尤重老子之术”。秦、汉、三国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在道家思想、原始巫术和巴蜀文化的长期孕育下,终于在东汉晚期的巴蜀诞生了我国最重要的本土宗教——道教。在此过程中,巴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譬如,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任巴郡江州令,五斗米道创始人张修“初为巴賨巫师”,他们在创教过程中均曾受到巴渝巫鬼文化的影响。汉末,张鲁得到巴夷首领支持,“以鬼道教百姓”,来学道者,初称“鬼卒”,“賨人敬信巫觋,多往奉之。”

 

三、喜歌舞


巴人及其后裔能歌善舞,“巴渝舞”和“巴讴”是巴文化的重要特色。从歌舞性质看,虽然这两种歌舞均又唱又跳,但以巴讴为代表的踏歌属于民歌民舞,而巴渝舞属于武舞,并演变为宫廷舞。

巴渝舞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巴人“前歌后舞”名噪一时。秦末,刘邦征募賨人北定三秦,賨人“锐气喜舞”,巴渝舞由此开始进入宫廷,并逐渐改变了刚勇雄健的战舞性质,成为缠绵婉约的巴渝“丽曲”。至唐武则天后,巴渝舞不见史载,逐渐式微。

巴讴的历史不晚于战国时期,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故事耳熟能详。其中,楚国郢都的客人所唱之《巴人》歌,应为巴讴的一种流行曲调,因采风于巴而得名。

巴讴又称“巴歈”。西汉扬雄《蜀记》说“嬥,讴歌,巴土人歌也。”其形式是“巴子讴歌,相引牵,连手而跳歌也。”具有后世踏歌的性质。巴讴在三国时一度还进过宫廷,“羽林孤儿、巴俞嬥歌者六十人,为六列”。巴讴还是文献记载最早的踏踢舞歌之一。《宴公类要》:“巴人、蛮蜑人好歌,名曰踏啼。”《蘷城图经》生动地描述了节庆期间踏踢的盛况:“俗传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歌,为踏踢之戏。”这种“连手而跳歌”的形式,在重庆綦江区二墩岩崖墓、开州红花村汉砖上可以见到图像。从晚期文献看,巴讴有沧悲忧伤之情。“欲和关山意,巴歌调更哀。”“此地最凄凉,……巴歌犹断肠。”“巴歌闻罢更凄然。”南朝时期,巴讴演化出了竹枝歌,竹枝歌是踏歌的歌词部分,后又被文人改编为竹枝词。刘禹锡在《竹枝词》序中指出,竹枝词演变自巴歈歌。竹枝词由于以吟咏男女爱情、地方风土、生产生活为特色,至今仍盛行不衰,成为中华诗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1 [2]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