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古国时代”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2/3/31 来源:赵辉 浏览:次 字号:

  如一些理论家批评的那样,当前中国考古学的研究中,对现象、过程的描述远多于对背后原因的总结。不过,在聚落群中出现中心聚落的原因的问题上,学术界还是有所关注的。如交通纽要、军事要地,或者独特资源产地,都可能是在此形成中心聚落的原因。山西芮城寺里-坡头遗址距离晋南盐池不远,又在穿越中条山的交通孔道上,而管控偌大的盐池显然没有扼守住盐的流通通道更容易收益。又如山东临淄桐林遗址附近有一座小山,是当地唯一的石器原料产地,而在桐林遗址上也发现了以此为原料的大规模石器制造和向外输出成品、半成品的迹象。孙波先生注意到大多数龙山城址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显示整个龙山社会比较安定,而其之所以在一个地点不断扩容成中心,原因可能是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制造等非常发达,势必发展出频繁的交换乃至商贸活动,和管理这些经济活动从中形成了的制度、权力,进而成为社会政治权力的主要来源。张海先生在他即将出版的中原核心区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研究著作中则注意到,这个地区龙山文化的中心聚落,如郾城郝家台、淮阳平粮城、禹州瓦店等城址中存在大量非本地文化传统的因素,进而对出土人骨的锶同位素和碳氮同位素检测表明,居民中有不同生活习性和指向不同来源的组分,由此推测频繁起来的人口流动和集中,以及由他们带来的经验组合起来,是造就中原龙山城址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也是二里头都邑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上给人以相当启发的观点表明了诱导古国形成原因、机制的复杂多样,某种特定的原因可能在某个特定时段或地区成为主导因素,而在其他地区或时段未必如此。我曾经注意到,郑州附近的西山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期晚段的城墙,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城。但同时期附近的大河村遗址规模远大于西山。这很可能是聚落群内部存在着尖锐矛盾的反映。灵宝西坡和北阳坪两处遗址也很可能是类似的关系。这种发生在聚落群内部的矛盾和竞争,可能是中心聚落产生的最初始原因。至于竞争从哪个方面展开,如占有资源还是汇聚人口等,则很可能因时因地而异了。

  4.古国的演进

  此前的中国各地,尽管环境条件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内容及其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本质上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同质的农业村落。当然,它们之间会有一些微小差异,如村落的地理位置优劣、人口规模大小等。随着生产能力提高和社会总人口增殖,这些原本微不足道的差异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被放大了,导致了如我们在西山和大河村之间的关系中看到的那样,在聚落群内部的竞争最终导致了整合聚落群的政治行为,并造就了我们称之为古国的聚落形态。古国的产生是上古社会史无前例的新生事物,它作为独立自治的社会单位,内部应该存在更多更紧密的经济、政治的联系,也许还需要借助某种形式和某种程度的军事手段来维持自己的完整和内外安全。随着其壮大,它将与周邻发生愈发频繁的关系,从而开启更高社会层次的政治。关注和了解这一点,可能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上古农业社会演进发展道路的理解。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天真地认为能够很容易梳理归纳出古国从简单向复杂的线性演进过程的。事实上,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第一批中心聚落之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各地由中心聚落统领着的聚落群的产生实为有早有晚;有的持续很长时间,有的短暂出现旋即消失,还有的在消失一段时间之后又再度重现;有的产生之后一直维持着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的二级结构,有的如最近通过媒体为人们所知的“河洛古国”,则进一步发展出在大小两极之间还有若干中等规模的所谓次中心的聚落,从而呈现出更精致的内部结构。总之,在时间和空间上,古国的发生和发展是个此起彼伏,有涨有落的过程;在社会演进程度上,是高低参差的状态。

  不过,在宏观社会政治结构的层次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出古国时代的某种阶段性特征的。古国这种政治实体出现之后,一些具有更大实力的古国开始了对邻居的整合。就现有资料,还很难讨论国之间整合的确切开始时间和最初过程,但作为这种政治进程的结果却是毋庸置疑的,即在元前3000年前后建立起来的良渚、屈家岭-石家河文明这样的大型社会。良渚是个超大型的社会,它的核心是面积8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和外围设计巧妙且工程浩大的水利系统。推算下来,良渚古城直接辖治的疆域可达约2000平方千米,大幅超过一般古国的规模。在良渚文化分布的浙北苏南以及上海这一大片地域内,还有青浦福泉山、武进寺墩等若干地方中心。以寺墩为例,这是一处以发现了逼近良渚瑶山、反山最高等级的贵族墓葬而著名的遗址。最近两年的考古进一步确认,寺墩遗址的面积120万平方米左右,很可能也有城墙之类的防御设施。在以它为中心半径20多千米的范围内,散布着数十座土墩,其中如象墩、青城墩、高城墩等多座已经被确认为良渚时期的遗址。寺墩的系统田野考古工作刚刚开展不久,目前所得仅是很初步的资料。即便如此,从现有的材料中我们还是可以认定这里是一个以寺墩为中心的聚落群,就规模和等级而言,它很像一个缩小版的良渚。类似寺墩的地方中心,在良渚文化范围内还有好几处。在对良渚与寺墩之类的次中心聚落出土玉器的比较研究后发现,后者的玉器大多直接来源于良渚,故而推测良渚与这类地方中心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各自独立自治的政体,它们之间不仅有着紧密的政治网络的羁绊,还很可能存在着后者对前者的某种程度的隶属关系。

[1] [2] 3 [4] [5]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